信息来源:徐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5-02-21
浏览 次
“咚咚锵、咚咚锵……”2月18日上午9时许,沛县张庄镇龙润华府小区内锣鼓喧天,挤满了前来贺喜的街坊乡邻。由东部战区陆军某旅及沛县人武部、退役军人事务局,张庄镇相关负责人组成的“报喜团”,把“二等功臣之家”的牌匾送到荣立二等功的现役军人黄欣茹家中。
与此同时,在敬安镇孙楼村,现役军人李虎家的小院里也热闹非凡。李虎的妻子张海雯从“报喜团”手中接过二等功立功喜报时,激动得热泪盈眶。
2月10日,龙固镇现役军人王成州家庭迎来二等功立功喜报;1月24日,大屯街道现役军人朱昊家庭收到三等功立功喜报;1月15日,安国镇现役军人崔家政家庭收到三等功立功喜报……
送喜报慰问组登门入户,家人们喜笑颜开,邻居们奔走相告,孩子们翘首以盼……喜报频传成为这片土地上的一道动人风景。
据统计,近年来,沛县已为1名荣立一等功、24名荣立二等功、270名荣立三等功的现役军人家庭登门送上立功喜报。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为国守四方的沛县籍现役军人为何在部队屡受表彰,他们背后这块土地又有着怎样的“英雄密码”?
汉风滋养
铸就英雄辈出的“强军摇篮”
“感恩沛县这片热土的养育,无论我身在何处,都不会忘记自己是沛县人。我将继续扎根军营,刻苦钻研技能,牢牢掌握能打仗、打胜仗的本领,以优异成绩回报家乡人民的支持和期待。”在接到二等功立功喜报时,现役军人王成州激动地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百年来,猎猎汉风涵养了沛县人敢于担当、敢争第一的英雄之气,形成了英雄辈出的时代风尚。
革命战争年代,沛县有近10万名青年先后参军入伍,1600余人为民族解放和新中国成立献出宝贵生命,他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人生壮丽的篇章;新时代,沛县籍航天员朱杨柱、李广苏先后出征太空,书写了一座县城一年内连续走出两名航天员的奇迹;在刚刚结束的第九届亚冬会上,点燃火炬的韩晓鹏,再夺金牌的齐广璞,都是沛县人对英雄精神的新的传承。
近年来,沛县先后涌现出30多位体育、武术世界冠军,和屡建新功的军人们一起书写着沛县人报效祖国,再创辉煌的新时代传奇。
为荣立战功的现役军人家庭送喜报,也成为沛县一项新的传统。当送喜报队伍敲锣打鼓地将荣誉送到家中时,军人崔家政的父亲崔祥赞感慨导:“孩子在部队立功,我们在家乡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一定会继续支持孩子在部队安心服役,为国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沛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王程表示:“积极开展‘送荣誉进家乡’活动,旨在营造‘一人立功、全家光荣’的价值导向,弘扬崇尚荣誉的优良风尚,激励188体育:适龄青年踊跃投身军旅,奔赴保家卫国的征程,为家乡争得188体育:荣誉。”
通过这种形式,沛县以文化人、以文润人,传承弘扬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进取精神,为沛县籍军人在部队建功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教育培基
筑牢强军梦想的坚实根基
2月13日,在大屯矿区第一中学,一场别开生面的国防教育课为学生们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国防教育之旅。沛县人武部利用新年开学和开班之际组织17支“国防教育小分队”走进学校机关、社区、民兵营连部广泛开展国防教育活动。
在这里,“国防教育小分队”教官以“学习国防知识 提高国防意识”为主题,通过展示图文、视频资料,参观国防教育展厅等方式,带领学生们深入了解革命精神和中国武装力量组成、中国重大节日纪念日由来等知识。
在安国镇,另一支“国防教育小分队”则组织各村民兵干部走进国防教育基地,让他们聆听观看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民兵的光辉历程,增强了民兵干部的国防意识和责任感。
沛县人武部政治工作科工作人员张常元表示:“通过开展国防教育新年第一课和组织参观国防教育基地,让干部、群众和学生能够学习到188体育:国防知识的同时,在大家心中厚植国防意识,推动国防教育实现常态化、大众化。”
近年来,沛县以青少年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将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烈士纪念日等重大纪念日和重要时间节点,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强化学生国防观念,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责任感。2024年12月,沛县歌风小学荣获“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称号,推动全县国防教育向纵深发展。
沛县还注重发挥青墩寺小学、晓明楼、沛县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育人功能,将红色精神代代相传。打造国防教育阵地,在闹市区和校园附近建设“国防教育长廊”“航天展览馆”等,让人们能够“零距离”学习国防知识。
同时,沛县全学段建设教育强县,持续打响“学在沛县”教育品牌。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沛县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综合素质高、有理想抱负的青年,为培养优秀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沛县共有15名学子收到军队院校录取通知书,其中5名学子被录取为空军飞行学员。在2025年春季征兵中,沛县共有561人报名。应征青年侯宇涵说:“参军报国无上光荣。如今我已大学毕业,希望把青春献给军营,为国防建设奉献一份力量。”这些青年将带着家乡的期望和自身的才华,投身军旅,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
尊崇之光
夯实军人成长的后盾支撑
在2025年沛县春节联欢晚会上,沛县县委书记丁广州,县委副书记、县长索向东为航天员李广苏的父母李厚林、徐桂兰夫妇颁发了“英雄之家”牌匾。这是对崇尚英雄的生动诠释,也是对全社会学习英雄、争做英雄的有力号召。
在沛县,尊崇英雄既看得见也摸得着。近年来,沛县深入推进双拥工作,不仅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也为军人安心军旅、报效祖国解决了后顾之忧。
沛县整合资源力量,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办实事、解难题。举办招聘会,创立沛县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园,助力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创业。打造创业绿色通道,在贷款贴息、税收减免、场地租金补贴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2024年,为30余名退役军人发放500余万元创业贷款。此外,通过送政策上门、健康关怀、优待证办理使用、子女入学、退役安置等一系列举措,持续解决好军人“后院、后路、后代”问题。
日前,退役军人张超参加了2025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现场公益性招聘会。招聘会上,他得到了针对退役军人的个性化就业指导与岗位推荐,有了更清晰的就业方向,心中很是温暖,“感受到对我们浓浓的关怀。我将坚持退役不褪色,立足新岗位,续写军人风采。”
沛县不断深化社会化拥军工作,由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沛县拥军优属协会于2024年成立,该协会通过开展走访慰问、就业创业扶持、法律援助、心理关爱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军人军属解决实际困难。“百企千店万户齐拥军”活动从生活服务、就业支持等多方面为军人军属提供便利与优惠。
近年来,沛县还以“好人沛县”建设为引领,项目化、机制化推动“两个走进(近)”走深走实,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培育文明新风。沛县现有道德模范、好人榜样、见义勇为等受市级以上表彰的先进个人400余人,全社会向上向善文明风尚进一步养成。
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推动“英雄”层出不穷,沛县当下有为、未来可期。
沛县籍现役军人屡受表彰,也将激励着沛县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作出更大贡献。
2024年,沛县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和县域综合财力进入全国“双百强”,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开票销售收入实现“双超千亿”。
2025年,沛县将以倍加振奋的精神、只争朝夕的干劲,加快建设环微山湖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沛县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