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4-01-09
浏览 次
1、优化产业布局,做强集群集聚发展
制定和完善全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及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调整优化特色产业布局,推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按照“树品牌,带产业,促发展”的思路,引导企业发挥现有地理标识产品优势,采取联合、合作等方式,打造全国知名的区域公用品牌,加大品牌农产品营销宣传力度。找准定位和发展方向,培育打造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品牌,加快从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农业强县转变。以创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引领,全力打造沿微山湖和沿大沙河两大现代农业产业带,大力发展养生牛蒡、辣椒制种等特色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全面提升农业产业质效。
2、探索联合机制,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全面打响经济薄弱村提升行动。聚焦119个经济薄弱村,建立清单、挂钩帮扶、选优配强带头人。发挥优势、多措并举,群策群力、实施“一村一策”发展项目,强化土地、金融等要素支撑,实现经济薄弱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面提升,95%的村达到30万元以上。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业龙头企业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相互协作”的联合机制,加快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组织形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降低农业风险,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经营程度。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鼓励、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展服务范围、完善运营机制,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3、强化制度保障,支撑乡村振兴落地
用城乡统筹和“三产融合”理念统领农业,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城市农村一起抓,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始终把农业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建立健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制度”。将推进特色农业发展作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从政策、资金、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全方位引导和扶持,按“一个产业、一套政策、一班人马”的思路,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真抓实干的格局,确保全县特色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