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4-01-09
浏览 次
1、把握政策机遇,提振信心和活力
今年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纾困解难、增强信心的政策。我县也出台了《沛县纺织产业发展扶持意见》,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建议落实相关政策时,依据实际情况,加大对纺企帮扶力度,引导企业用好政策空间,提振企业信心和活力,帮助纺织企业渡过危机。
2、深化产融合作,推动产业化升级
纺织业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行业巨头进行品牌兼并、跨国产能布局,加速了产业结构的变化。未来我县纺织企业要破局,势必要围绕数字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在设备更新、转型升级、产业优化等方面需持续投入资金,对融资的需求与应用程度将持续提升。建议政府推动优化行业信用评价体系,搭建融资平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促进优质企业与银行和第三方金融机构对接,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实现产融结合的良性循环。
3、突出集群优势,延伸完善产业链
依托沛县经济开发区和沛北经济开发区,立足淮海绿色纺织产业园,深度推进产业集聚发展,以政策引导纺企向园区集中,通过厂房代建、设备租赁、产品回购等模式鼓励企业联合重组、抱团进园,提高规模效益,以集群优势,对冲高成本。延伸完善产业链,引进配套上下游产业,切实加强纺织产业链招商,布局上下游企业定位,重点招引原料、织布、服装、家纺等产品企业,加快形成特色鲜明、分工合理、衔接有序的产业链。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综合配套能力,实现市场需求、产品开发和生产制造的闭环。
4、优化产业构造,提升产业附加值
以先进制造业的标准优化产业结构,淘汰一批落后老旧的夕阳企业,奖励一批产业升级的模范企业,树立一批大而强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专精特新”的小型企业,并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政府牵线引导优化产学合作,引进新技术、应用新材料、开发新产品,鼓励企业研发,通过奖补政策激发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打造一批智慧型纺织企业,推动纺织产业由“沛县制造”向“沛县智造”转型。立足于产业集群优势,实施品牌创建工程,建设纺织业“中国沛县”的集群品牌经济,通过提升品牌竞争力赋能产业附加值。